聚焦行业最新动态

聚焦行业最新动态

抓住关键 明确方向 强化保障 实现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扩量增效

来源:石象斌 作者:石象斌 时间:2023-10-19

汽车制造业被誉为“工业中的工业”,零配件多、产业链长,对带动上下游企业和振兴地方经济作用明显。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新”,不仅仅在于采用了“新”的动力源,更在于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用“芯”“新”定义了交通和出行。比如,依托5G、高精度地图、物联网、语音识别等技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几乎成了新能源汽车的标配。汽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更成为能够进行人机交互、不断迭代升级的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为人们提供全更加“新”的智慧、便捷、绿色的出行体验,显著提升全社会的交通运输效率。

由此可见,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节能减排、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提升绿色出行和改善消费环境的推进器,更是安徽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塑造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形象一张靓丽名片。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相较,汽车的车身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仅仅是动力部分的变化。作为汽车主机厂而言,不过是个组装单元。新能源汽车不论电动或是混动,难度不在于主机厂,而是在制造的前道,比如电池等。换句话说,电动能源只是汽车中的一个部件,整车架构没有变化,比如驾驶、传动、制动转向等等。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其必要性在于减少污染排放,在现有动力源前处理和后处理已无力再改善的情况下,改变动力源便是唯一途径。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是电池方向是自动化、智能化,保障是后市场建设(推广应用补贴带来的价格优势固然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初期的有力突破口,但作为商品,使用的安全性便捷性,没有后顾之忧才是新能源汽车长期生命力的基础。新能源汽车融入百姓并不仅仅是一种产品简单地进入生活,它代表着从生产开始,到使用,到维护保养,再到回收,每一个阶段的全新运作方式)。

经过多年的培育与成长,安徽紧紧抓住研发制造电池这个关键,瞄准自动化、智能化这个方向,强化后市场建设这个保障,叠加实施科技创新等一揽子举措,以新能源整车企业为平台,拉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资金链,创造出具有安徽特色的底色底气和底牌,并迅速成长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首位产业。

一、底色底气和底牌

 (一)底色:创新是底色的基调。科技创新支撑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安徽新能源发展主要依靠技术,最大底色是科技创新。近年,安徽省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建成了大科学装置建成、在建、预研梯次推进的格局,获批“十四五”国家大科学装置数量、建成在建装置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三。一批高能级研发机构组建运行,取得国内首创纯氨燃烧器点火成功、参与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发射、相关技术助力神舟系列飞船顺利返回等重大科技成果,稳态强磁场刷新磁场强度世界纪录等2项成果入选年度中国科技十大新闻。这一系列基础科学研究的原创新科技成果,在安徽催生出一大批高科技应用产品的制造。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安徽省汽车行业拥有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9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以及中科大、合工大、中科院合肥物质院、中电38所等一大批科研院校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形成有力支撑。在科技的支撑下,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日趋完善。一是产业基础扎实。2022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 52.7万辆(居全国第7),同比增长1.1倍。全年出口超1.5万辆,同比增长6倍。全省汽车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3845.4亿元,同比增长23.1%二是企业集群初步形成。截止2023年1月,全省汽车制造业规上企业数1087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4户,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95 户,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4户。集聚了比亚迪、奇瑞、大众、蔚来、江淮、长安、汉马等一批新能源汽车企业。初步形成了合肥、芜湖“双核”驱动,宣城、安庆、马鞍山、阜阳、淮南、六安等市协同发展,整车与零部件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三是产业链较为完善。安徽省建立了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的全产业链体系,奇瑞、江淮为代表的本土品牌、蔚来为主的造车新势力、比亚迪为代表的国内头部企业、大众安徽为代表合资品牌多向发力。全国排名前10的电池企业有5家落户安徽。巨一动力的驱动系统全国领先在细分市场保有量居全国前列。中鼎集团汽车密封件保持全国第一,保隆气门嘴、尾饰管全球销量第一,胎压监测系统全球销量第三。产业链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整零产业链配套不断完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底气:实力是底气的源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经验与自信。安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源于长期探索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在失败与成功之中建立的强大自信。回望历史,安徽在传统汽车制造方面并不逊色。早在1968年,巢湖汽车配件厂便成功制造出第一台2.5吨载货汽车,奠定了安徽在汽车产业的基础。然而,相较于广东、上海等地,安徽在汽车领域始终稍显短板。但是,面对问题,安徽人没有退缩,制定万亿规划、打造技术基础、汇聚世界人才,最终推动汽车产业飞速增长。一是政策驱动。产业基础是产业规划制定与举措选择的起点,需要支持政策的引导、激励与保障。安徽审时度势,较早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确定为主打产业,制定了“4116”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提出了打造万亿汽车产业、300万辆整车产量、新能源汽车占比40%的发展目标,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后,相继出台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质扩量增效若干政策》《安徽省汽车产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若干政策》《关于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在全国率先启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促进条例》,打出“组合拳”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政策支撑,特别是合肥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出台规划和系列支持政策,以其“灯塔效应”,有力示范了全省。二是天时地利人和。新能源汽车既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新动能的重要支撑点,也是稳工业、稳经济的重要力量。当前,新能源已经成为历史大趋势,迎来了黄金发展的时期。安徽人准确识别和抓住了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精心谋划、顶格推动,为全省进一步发展新能源汽车创造了全新环境。数据显示,安徽已经位列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第一方阵,聚集了各类头部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国有企业,有像比亚迪这样的龙头企业,也有像蔚来这样的造车新生力量,也包括像国轩、讯飞这样的产业链上龙头企业。这样的产业规模、产业聚集,将来几年一定会发挥出巨大的势能。安徽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地的集群势能已经形成。三是消费环境持续改善。新能源汽车的购买与销售,经历了从补贴到补贴退坡到补贴逐渐取消的阶段后,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和态度呈现出了明显了的改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同度明显提升。消费者的认同直接推动私人乘用车产销量占比的提高。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中非营业车辆占比逐渐提高,2022年底超过80%,近5年提高了10%。说明国内新能源汽车推广从“政策性”推动转变为“市场化”驱动。当前,消费者、生产者、创新者都在向新能源汽车产业汇聚。

(三)底牌:名企是底牌的王炸。创新与头部企业培育机制已经形成。未来,如何进一步发展新能源汽车?安徽早为自己准备了“三张底牌”,以实际行动和成果做了最好的回答。一是创新创业生态已经建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谁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主动。10年前,安徽就坚定不移下创新“先手棋”,抓科技创新“栽树工程”,不仅仅是实现了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建成了科技创新机制体制,形成了创新创业生态。出台实施全国首个省级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条例,率先探索“人才团队+科技成果+政府参股+股权激励”模式,“编制周转池”“专利权融资”“区域科创板”等13项“安徽经验”在全国推广复制。表面上,我们看到了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实际上,隐藏在背后的是“万类霜天竞自由”创新生态。二是头部企业培育机制。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主体是企业,如何培育企业,安徽有自己的路径与经验。与其他地方仅仅依靠招商引资培育企业不同,安徽提出了以培优育新为重点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政府通过成立基金,主要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对汽车企业进行战略投资,并提供再融资、产业落地等方面的全面支持,促进汽车企业在安徽发展,引领建立中国总部运营体系和工业园区。这一模式不仅成功培育了京东方、蔚来等一批企业成为龙头企业,找到了一条自主成长的新能源汽车培育机制,构建了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后市场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雨林”式良好生态。三是规模经济显现。3年来,安徽汽车产量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08%。根据《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到2023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要达到10%以上。安徽已经构建好较为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产业生态日趋优化。

从上述可以看出:底色是基础,必须夯实;底气是前提,必须充足;底牌是保障,必须硬核。在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三者关系,使其相互作用、共同发力才能达到效用最大化。

二、量小、质弱和利薄

同比看变化,环比看趋势。发展新能源汽车,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强者完胜、败者消亡,不相信眼泪。5月28日,安徽发布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建设方案》,到2027年,将安徽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智车强省”。如果用“强”与“智”强来衡量当前的安徽新能源汽车,与博弈的对手相比,在产量、品牌、纯利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孤芳自赏,应亟待重视,知行合一,亡羊补牢。

(一)量小:强省的数量基础不够坚实。强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之上,没有量强就失去了发展的支撑与空间。当时,目前安徽新能源汽车的总量并不占优势。以2023年为例,上半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13.14万辆,少于广东的103.77万、重庆的15.18万、上海的61.15万、江苏的27.4万、陕西的43.07万、浙江的20.71万和湖北的14.31万,排在全国第8位,仅是广东的八分之一。

(二)质弱:质量、智能与品牌支撑度不够。从质量维度来看,安徽新能源汽车的质量提升的空间较大。中国汽车质量网官方了解到,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品牌质量排行榜显示,没有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质量进入前10。汽车产品质量整体不高且良莠不齐。从智能化水平来看,2023年智能汽车排行,安徽只有蔚来进入前10。从品牌维度来看,2022年新能源汽车前10车型中,没有安徽新能源品牌。

(三)利薄:单车利润与企业利润都不高。没有丰裕的单车利润,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难以为继。网络数据显示,单车利润前10中,没有安徽汽车企业。其中,蔚来汽车的单车销售仍处于亏损状态。从汽车企业来看,2023年上半年全球上市车企净利润排行榜前10车企仍然被外国汽车企业垄断。国内比亚迪、长安、上汽、理想、吉利等少数车企有不错的表现。但是企业利润与前10相比差距较大。以排名靠前的长安汽车为例,其76.53亿的利润不及丰田汽车的十分之一。而省内的不少新能源汽车还处在负利润成长阶段。

上述问题告诫我们,底色还待深厚,底气尚有不足,底牌还要做强。

三、提质、扩量和增效

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我省相对较晚,国际国内差距还存在。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智发展,要抓住电池这个关键、明确自动化智能化这个方向、强化后市场建设这个保障,从创新、开放、人才和资本等多个维度出发,实现提质、扩量和增效。

创新:构建技术密集型区域产业链。横向上,利用下游制造服务业延伸产业链,吸引更多跨界技术、资本、劳动力资源参与价值创造累积,如智能驾驶公司、充电服务公司等。纵向上,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将技术、资本、劳动力等资源。具体而言,一是要设立区域产学研联合机构,形成多方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政府搭台设立区域产学研联合研究机构,成员包括政府官员、企业技术专家、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等,形成产业界和学术界联动协同创新机制,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二是要扩大开放,充分发挥企业自主性,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加快解决现有产业链中仍有许多“卡脖子”短板问题。三是加大对科研资源的投入和引导。通过科技计划项目激发和引导更多学术创新 资源围绕区域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展开研究。

开放培育具有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要鼓励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企业与世界知名汽车企业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谋求在海外市场共同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蛋糕。要培育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以开放的思维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强与欧美日韩的交流与合作,行业协会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参观、考察、论坛等形式,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做好服务。

人才:加快建立适应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要在高校新能源汽车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匠大师和专业技师培训、产学研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国内外高端人才引进及政策待遇上突破。要由政府牵头各头部车企,结合应用型、技能型高校实际,建立统一教学资源库,统一人才衡量标准,从而使学生在校完成相应技能学习、考核,毕业后基本能达到企业用人标准,造就新能源汽车制造王牌军和生力军。

资本:用好产业资本工具。一是要分属性、分阶段配置资本要素。通过产业资本扶持,抢占新赛道,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融合创新发展。二是要支持“链主型”企业的产业资本做大做强,鼓励以补链强链为导向的产业筑基赋能,促进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深度的融合对接。三是要加强政策协同,强化源头管制,实施差异化监管,引导更多政策性资金、社会资本加大与产业资本的合作,积聚“新”动能,布局“新”赛道,抢占“新”前沿。四是优化资本招商。政府要紧盯汽车产业融合发展和集群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和产业赋能需求,加强与产业资本的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向高端化、国际化和领军型发展。

(作者:十二届省政协委员、原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高级经济师)

 

 


  • 协会简介

    协会简介

  • 行业数据

    行业数据

  • 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

  • 会员查询

    会员查询

会员展示
更多 >
湖北泓茂中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恒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芜湖环瑞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安徽金庆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天长缸盖有限公司
安徽丰源车业有限公司
滁州兴扬汽车有限公司
安徽省凤阳散热器有限公司
合肥三联汽车职业培训学校
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铜陵华源汽车内饰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红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顶部
协会概况 通知公告 首页 协会活动 联系我们